中国自古流传的导引养生
来源:未知 作者:admin 日期:2018-12-12 18:27
中国传统哲学认为,在宇宙自然和-切生命万物之间,充斥着一种至 精至微、无所不在、运动变化的物质实体——“气”。“气”决定和支配
着天地万物以及人类生命的存在,并将人的生命同宇宙自然、天地万物联 结在一起。人类生命运行的本质存在于“气”的变化之中,正如庄子所说: “人之生,气之聚也;聚则为生,散则为死。”人的生、老、病、死都是“气” 的变化的结果。“气”的变化过程决定了人的生命运行,参与人体生命运 行的“气”是复杂多变的,分先天气、后天气、元气、宗气、营气、卫气、 经络之气、脏腑之气、真气等。气是构成宇宙万物的本体,也是构成人类 生命的基本物质,因此,人体养生的关键就是如何养护人体内部的元气。
元气是人类生命的根源,人的形体、精神都是由其决定和支配的。元 气损耗,则生命枯萎;元气充盈,则生命旺健。因此养生之道需以养气补 气为宗旨。《内经》也认为,先天元气源于父母,为父母之精,根于肾脏, 藏于丹田,经由三焦而达全身,推动着身体各组织器官的功能运行,是人 体生命活动的基础和本源,?决定着人的强弱寿夭。
决定人体强弱寿夭的不仅是先天精气与后天水谷营卫之气的盛衰多 寡,还有“气”在人体内的存在状态。气的属性是运动变化的,其变化形 式多样,有动、静、凝、散、升、降、开、阖等。元气既为生命之根本, 其运动规律也就是人的生命规律。而运动规律又是由元气的阴阳变化决定 的。其中动、散、升、开为阳,静、聚、降、阖为阴。养生就是要了解、 把握元气活动的规律来达到强身健体的目的,养生要谨遵以下三点:
一是顺时以益气:天地阴阳之气随四时五行变化,因此,养气就要“和 于阴阳,调于四时”。
二是谨食以助气:先天元气靠后天摄入的水谷营卫之气得以补充。因 此,饮食对于元气的补充有非常重要的作用,和则生气,不调则损气。
三是导引以行气:气贵充盈流动,滞郁则引发病患,通过呼吸吐纳和 动作导?可以促进元气流动和机体的新陈代谢。
那么,何为“导引养生”,导引养生又是怎样养护人体的“元气”的呢? “导引”即“导气令和,引体令柔”,是以肢体运动为主并配以心理调节
和呼吸吐纳调节的中国传统健身方法。导引养生具有四个特点:一是治病 与健身相结合,如通过“摇头摆尾”的动作导引可以达到祛除“心火” w 疗效;二是肢体运动与呼吸吐纳相结合,呼吸吐纳是一种以呼吸促进人ft 气血运行的养生方法,而肢体运动同样也可促使气血循经运行,两者协调 配合是导引养生的一大特点;三是肢体运动与心理调节相结合,通过心理| 和呼吸的调节可以使人外动而内静,从而使肢体动作动静相兼、松沉自然, 调身、调息、调心的协调配合是导引养生的又一特点;四是象形仿生动作 与肢体运动相结合,导引养生中的很多动作都或来源于生活实践,如“开 弓射雕” “拔马刀”等;或来源于自然界模仿动物行动特征,如五禽戏等。
导引养生在我国的历史源远流长,最早可以追溯到5000年之前。据《吕 氏舂秋》记载,早在尧帝时期,洪水连年泛滥,人们长期生活在潮湿阴冷 的环境里,许多百姓患上关节凝滞、肢体肿胀等疾病。于是人们“故作为 舞以宣导之”,以“舞”这种运动来舒展筋骨肢体,使身体气血通畅,以 通利关节,达到治病养生的目的。这种被称为“大舞”的舞蹈与后来导引 术的产生有着密切的关系。
我国考古工作者曾在青海省大通县孙家寨发掘出土了一个距今约5000 年历史的彩陶瓷,陶瓷上生动地描绘着这种古老中国的舞蹈:人们手拉着 手,面朝同一方向,动作协调一致,舞姿优美,形态逼真。近年考古工作 者于云南省临沧地区的沧源佤族自治县,发现于一批新时期的岩画,其中 亦有舞蹈形象,这些都为现代保健气功中的某些养生动作提供了佐证。
我国第一部医学典籍《黄帝内经》中指出:“中央者,其地平以湿,
天地所以生万物也众,其民食杂而不劳,故其病多痿厥寒热,其治宜导引 按踐,故导引按跷者,亦从中央出也。”唐代王冰对此解释为“导引,谓 摇筋骨,动肢节” “按为折按皮肉,跷为捷举手足”,他认为导引就是对 人体筋骨的锻炼和按摩。晋代李颐则把导引注释为“导气令和,引体令柔”, 认为导引就是使气息和顺,肢体柔活。而唐代慧琳在《一切经音义》中提道:
“凡人自摩自捏,伸缩手足,除劳去烦,名为导引”?,他认为自我按摩也
包括在导引之内。综合古人的解释,导引包含丁导气引体、按跷等内容。 虽然木同的人各有侧重,解释的内容也不尽麵,但都-致认为导引期■伸赚体、宣导气血、防治疾病的保健养生紙是一种主动性地纖体 _神的自我肺、自我补充、自我增强的職手段和方法。由此可见, 导引就是以肢体运动为主,同时辅以呼吸吐纳的运动方式,是健身气_ 重要源头和早期形式。
早在春秋战国时期,导引就已经成为一种普遍的运动健身方式。《庄 子.刻意》中提道“吹呼吸,吐故纳新,熊经鸟伸,为寿而已矣。此导引 之士,养形之人,彭祖寿考者之所好也。”先秦时期的导引术较为简单, 可见于文献的仅“熊经鸟伸”等单式动作。到了秦汉时期,导引术有了很 大发展。1973年,在长沙马王堆西汉墓中发现的一幅珍贵的帛画《导引图》 中绘有44个形态各异的运动人物,包括伸屈、体侧、腹背、转体等动作。 既有立势、又有坐势;既有徒手动作,又有配以器物的动作,许多动作都 是模仿动物形态而来的,如“鹞背” “龙登” ‘‘沐猴灌,,等;也有配合动 作呼吸吐纳的,如“仰呼”等,部分引导术势的图旁还标注有该式所治病 症。从帛画中也可以看出,每一术式都是单个动作,尚未形成势势相承的 套路术式。到了东汉末年,华佗在前代导引术的基础上,创编了势势相承 的《五禽戏》,开创了导引套路术式的先河。五禽戏是模仿虎、鹿、熊、猿、 鸟五种动物的形态而创编的一套自我保健的导引术。《五禽戏》的产生, 标志着导引术开始从单个动作术式向套路术式发展,同时也为健身气功的 发展奠定了基本模式。到了东汉以后,健身与气的结合得到了进一步发展, 产生了很多优秀的功法,如《诸病源候论》所载导引法有二百六十余式, 用于健身、治疗内、外、妇科等疾病。在南北朝时期,名医陶弘景所著的 《养性延命录》、明代周履靖的《夷丨1广牍?赤凤髓》、清代曹无极的《万 寿仙书?导引篇》和席锡蕃的《五禽舞功法图说》等著作中对导引也有大 雩的图$并茂地记载和反映。这些健身动作基本上都来源于萝动人民日常
的生产、生活实践,和对大自然万物的观察,经过长期、反复的证明最终
得以记载、流传,还有些动作是根据中医学理论专门设计的,是我国古代 劳动人民的智慧结晶。
上一篇:没有了
下一篇:没有了
下一篇:没有了